设计理念:方案通过道法自然的仿生设计手法,从建筑形态、建筑色彩和设计理念上回应了地方风貌和区域特征。公共空间和走廊的形态是流动的,柔化了空间界面,使孩子的行动更安全,就像湖水一般环绕着班级活动单元盒子,作为幼儿园建筑核心的班级单元盒子恰似湖中的几座小岛,又像湖畔充满灵性的“顽石”,也许孩子们每天都会早早地来找寻这些“水上的木屋”。
建筑结构:为了给孩子带来安全感,提供一处具有心灵归属感的场所,建筑布置成院落式结构。它也契合了中国人的“院落情节”。建筑的服务区域置于沿街一面,中央为入口圆厅,南侧为晨检卫生区域,医疗隔离房间朝南;北侧为厨房后勤区域,都具有单独的出入口。利用场地的东北角,形成了后勤院落,布置了临时地面车位和地下车库入口。这些车位可以解决儿童接送时的区域拥堵问题。南翼和北翼是班级活动生活区的模块式单元盒子。均拥有阳台和方便使用的平层室外活动场地。活动室和寝室均采光良好。二、三层可以经过圆厅环形坡道和西侧“u”型坡道直接到达地面。方便疏散、增添趣味。与其它设施组成了孩子们的乐园。
建筑细部:班级单元模块设置了全尺寸空间,设置的天井空间使70平米活动室具有了双向采光,也让卫生盥洗间明亮,开窗隐蔽但通风。利用延伸至地库的天井空间在冬夏季所产生的温室效应,可以被动式地调节幼儿活动单元的舒适度,进而实现降低空调暖气使用,冬暖夏凉。
空间布局:入园区域留出了充裕的接送等候区域。减少拥堵、提高环境品质。内院空间朝向山体开口,景观视野良好。背山而立的旗帜还颇具仪式感。
绿色建筑:建筑立面采用了充分利用次要木材资源的重组木钢材料,在体现建筑亲和风貌的同时,保证强度和性能。在园区内,太阳能、光纤地库灯、雨水收集、高性能保温和遮阳墙体随处可见。我们希望通过设计理念、建材使用和建筑运营等多方面地给孩子们示范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。